查姆文化

日期:2018-11-26来源:转载点击:2504 字号: 手机:

扫描微阅读

双柏县境内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《查姆》,它是一部流传于双柏县大麦地镇、安龙堡乡彝族地区的彝族民间文学创世史诗,在彝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随着毕摩文化,彝族文字的出现逐步形成,经历了口耳相传,代代流传,属于彝文典籍在明末清初出现。“查姆”彝语为“大”和“起源”之意,意译为“万物的起源”,《查姆》以神话传说的方式,记述了人类、万物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。彝族没有文字之前,人们用口头相传。祖先创造了文字之后,通晓彝文的毕摩(彝族祭司)使用彝文把它记录于书笺,据彝族“毕摩经”记载,最早的《查姆》有一百二十多个“查”,分为上部和下部。上部内容为开天辟地、洪水泛滥、人类起源、万物起源等;下部其内容包括天文地理、占卜历算、诗歌文学等,是一部名符其实的彝族百科全书,彝族人称为自己的“根谱”。《查姆》创造了大量形象生动的神,如:涅侬撒萨歇、儒黄炸当地、罗阿马、罗塔经等诸神,他们是此史诗中比较完整、丰富而又富有鲜明个性的群神;从这一方面来说,《查姆》又是一部十分丰富而又生动的神话叙事诗,具有很强的艺术价值和文学价值,还有珍贵的民间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,它对人类学、民族学、民俗学等研究提供了科学的史料,因而深受国内外学界关注。目前《查姆》已经被翻译成六国文字在世界广泛流传。双柏查姆文化旅游区也由此而得名。

名称:电话:
共0条评论

已关闭